1. 氣象因素 在病菌存在的前提下,氣溫是影響該病發生的關鍵因素之一。發病適宜氣溫 為20?28°C,高于28°C則對病害發展不利。雨水和土壤溫度、濕度對此病也有很大影響。一般 5?6月份雨水較多,分布均勻,土壤濕度大的年份發病重,干旱年份發病較輕。春季,當耕作 層10cm左右土溫達20°C時棉苗開始發病,達25?30C時形成第一次發病高峰。夏季土溫達 33?35°C時,病情暫停發展,但如果此時連降暴雨,引起土溫降低,則常加重病情。秋季當土溫 下降到25C左右時,又出現第二次發病高峰。
2. 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 連作多年的棉田,土壤中累積大量病菌,病情逐年加重。地勢低 洼、排水不良的棉田不利于棉花生長,發病較重。大水漫灌可加速病菌的傳播。耕作粗放的棉田 根系發育不良,長勢不旺,抗病力較低。

4. 線蟲危害 線蟲危害重的棉田發病重于一般棉田。危害棉花的線蟲主要有根結線蟲、刺 線蟲和腎狀線蟲,它們侵害棉根造成傷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