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鄭州歐柯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公司主營蟲情測報燈,孢子捕捉儀,高空測報燈,害蟲遠程實時監測系統,氣象監測站等!
鄭州歐柯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創造全球儀器中心 引領農林食品儀器發展
全國咨詢熱線: 130-1769-1806 0371-67897883
解決方案: 智慧農業      高標準農田      智慧鄉村      智慧茶園      智慧溫室大棚     
當前位置:主頁 > 技術支持 > 病害圖庫 >

水稻白葉枯病的病害循環

時間:2022-05-11 08:54:03 來源:未知 點擊:

       1. 越冬與初侵染源    帶菌谷種和病稻草是白葉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老病區以病稻草傳病為主,帶病谷種的遠距離調運是病區逐步擴大的原因。稻樁、雜草、菱白和紫云英等在特定條件下可作為初侵染源。白葉枯病的初侵染來源主要有(如圖所示):
       (1) 病稻草和稻樁:干燥條件下堆貯的病稻草上的病菌可存活7個月至1年以上,因而可以越冬傳病。散落田間經日曬雨淋或被水浸泡后的病稻草上的病菌則很快死亡。散落或還田的雙季早稻病草在未滙爛的情況下對晚稻秧苗有一定的傳病作用。發生凋萎型白葉枯病的稻樁里的病菌可存活到翌年5月以后,成為侵染來源。
       (2) 帶菌谷種:水稻抽穗揚花時,病菌隨風雨、露滴沾染花器,潛伏于穎殼組織或胚乳表面越冬,在干燥條件下可存活半年以上。翌年播種病種可引起發病。
       (3) 雜草及其他植物:馬唐、菱白、紫云英、鞘糠草、秋殼草、草蘆、看麥娘、異假稻、紫云英等可帶菌越冬,并可能有傳病作用。
       (4) 再生稻及自生稻株:在東南亞及我國海南省,病田的再生稻和自生稻株也可成為初侵染源。
       2. 傳播和侵染    越冬的病菌隨流水傳播到秧苗。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周圍的病菌向根際聚集,或使生長停滯的病菌活化增殖,然后從葉片的水孔、傷口或莖基和根部的傷口以及芽鞘或葉鞘基部的變態氣孔侵入。新傷口較老傷口更有利于病菌侵入。病菌從葉片的水孔通過通水組織到達維管束或直接從葉片傷口進入維管束后,在導管內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癥狀,當環境條件特別適宜且品種高度感病時則可引起急性型癥狀。從變態氣孔侵入的病菌只停留在附近的細胞間隙內,不能進入維管束,在適宜條件下再被釋放于稻體外,然后從傷口或水孔侵入才能到達維管束引起病變。
       病菌從莖基或根部的傷口侵入時,可在維管束中增殖而擴展到其他部位,從而引起系統性侵染而使稻株出現凋萎型癥狀。有時秧苗已感病但不呈現癥狀,成為帶菌秧苗,移栽后在條件適宜時即成為大田發病中心。無病秧苗也可以因帶菌田水串灌而感染。病菌在病株的維管束中大量繁殖后,從葉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菌膿,遇水浸濕而溶散,借風雨、露水或流水傳播,進行再侵染。在一個生長季節中,只要環境條件適宜,再侵染可不斷發生,致使病害傳播蔓延,以致流行。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銷售熱線

130-1769-1806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日

公司電話

0371-67897883

二維碼
韩国一级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