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鄭州歐柯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公司主營蟲情測報燈,孢子捕捉儀,高空測報燈,害蟲遠程實時監測系統,氣象監測站等!
鄭州歐柯奇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創造全球儀器中心 引領農林食品儀器發展
全國咨詢熱線: 130-1769-1806 0371-67897883
解決方案: 智慧農業      高標準農田      智慧鄉村      智慧茶園      智慧溫室大棚     
當前位置:主頁 > 技術支持 > 病害圖庫 >

小麥白粉病

時間:2022-03-29 10:33:15 來源:未知 點擊:

        小麥白粉病在各類麥區發生普遍,是目前小麥上的主要病害。小麥發病后,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加強,養分積累減少,從而影響小麥根系的發育,減少分藥、成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發病愈早減產愈嚴重,發病晚時主要影響千粒重。
        小麥白粉病是由真菌中子囊菌亞門中的禾布氏白粉菌引起的,在小麥整個生育期內均可發病。葉片上受侵染時開始產生黃色小點,后擴大成圓形或長圓形病斑,上生灰白色粉狀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霉層上可散生黑褐色小顆粒(即子囊殼),病斑可連片,導致葉片變黃或枯死。河南省平原地區夏季氣溫高,病原菌不能越夏,但其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可以在河南省530m以上山區自生麥苗上致病和越夏,待秋播麥出苗后,來自高山自生麥苗上的分生孢子便可通過氣流傳播到幼苗上引起發病。秋苗發病后冬季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麥苗上越冬, 春季繼續產生孢子傳播擴展,條件適宜時造成流行。小麥白粉病在0?25℃均能發展,在此范圍內隨溫度升高而發展加快。濕度高有利于孢子萌發和侵入,但雨水不利于孢子萌發或傳播,光照可抑制病害發展。因此,陰雨天多病害重,氮肥施用過多,植株密度過大等有利于病害發生。另外,小麥大面積感病品種的存在是白粉病近年大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麥白粉病的防治要采取利用抗病品種為主,輔以合理的栽培措施和關鍵期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策略。
        1、利用抗病品種
        目前河南省主導品種周麥18、鄭麥9023、矮抗58和豫保1 號等抗性較好,應根據當地情況合理利用抗病品種。
        2、栽培防治
        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及時排灌,促使植株健壯,增強抗病力,減輕病害。
        3、藥劑防治
        ①殺菌劑拌種。藥劑和用量為:粉銹寧按種子量0.03%有效成分拌種,或用12.5%烯喳醇(禾果利、特普哩、速保利)按種子量0.12%拌種,或用立克秀、衛福按說明用量拌種后播種。拌種應注意嚴格控制用量以免引起藥害。②田間噴霧。根據田間發病情況進行噴霧防治,防治的重點是小麥長勢好、產量高、發病重的田塊。所用藥劑和方法為:15%粉銹寧可濕性粉每畝40?50g,或用20%粉銹寧乳油每畝30?40mL,或用12.5%烯喳醇(禾果利、特普哩、速保利)每畝15?30g,加水噴霧。用敵力脫、戊哇醇、睛菌喳等藥劑噴霧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1次噴霧即可控制整個成株期白粉病為害,如病害發生嚴重,可在15天以后再次按以上藥劑噴霧。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銷售熱線

130-1769-1806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日

公司電話

0371-67897883

二維碼
韩国一级片在线播放